警们拉住陈利民往山上跑。山上的人们都伸长了脖子往下看,惊叫声、哭喊声,直直刺透了雨幕。泥石流已经过去了,将整个平沟村埋没!“看看,直升机!”此时的雨势比刚才小了...官场大红人江寒刘庆来结局+番外最新章节由本站网友搜集并发布,官场大红人江寒刘庆来结局+番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本站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
官场大红人江寒刘庆来结局+番外节选在线试读
陈利民的嗓门大,王峰和刘跃亭都听到了。怎么回事?有人截胡?竟然从政法书记手里抢人!这么说来,不是陈利民放弃了江寒,而是有人抢先下手了。江寒,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寒刘庆来的其他类型小说《官场大红人江寒刘庆来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孤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陈利民的嗓门大,王峰和刘跃亭都听到了。怎么回事?有人截胡?竟然从政法书记手里抢人!这么说来,不是陈利民放弃了江寒,而是有人抢先下手了。江寒,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官,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能截胡政法委,肯定比陈利民还要厉害。刘跃亭刚刚还在幸灾乐祸,陈利民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泼过来,脸部都有些发僵。江寒没想到出现这个结果,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江寒,你要去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管干部的,也不错。不过,以你的性格,恐怕在组织部待不住。你要是在县委组织部不爽了,再来政法委!”陈利民是军转干部,说话很直接,这番话,让江寒十分感动。江寒也知道,在各个部门当中,组织部的氛围是最压抑的。陈利民认为江寒有点拗,害怕他适应不了组织部的环境。“陈书记,啥...
《官场大红人江寒刘庆来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陈利民的嗓门大,王峰和刘跃亭都听到了。
怎么回事?有人截胡?
竟然从政法书记手里抢人!
这么说来,不是陈利民放弃了江寒,而是有人抢先下手了。
江寒,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官,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能截胡政法委,肯定比陈利民还要厉害。
刘跃亭刚刚还在幸灾乐祸,陈利民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泼过来,脸部都有些发僵。
江寒没想到出现这个结果,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
“江寒,你要去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管干部的,也不错。不过,以你的性格,恐怕在组织部待不住。你要是在县委组织部不爽了,再来政法委!”
陈利民是军转干部,说话很直接,这番话,让江寒十分感动。
江寒也知道,在各个部门当中,组织部的氛围是最压抑的。
陈利民认为江寒有点拗,害怕他适应不了组织部的环境。
“陈书记,啥都不说了,非常感谢!!”
江寒说完,陈利民就挂了电话。
不过,江寒想不明白,怎么就进了组织部?
难道是因为自己在这次重大安全事故中表现突出?
组织部的人,江寒一个都不认识。
在村里一年多,组织部的人从没有来过。
江寒相信,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能进组织部,一定有人暗中帮忙。
从机关到基层,流行一句话: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跟着宣传部,年年犯错误;跟着政法委,时时碰着鬼……
组织部就是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的,组织部门的门非常难进。
江寒首先排除了陈利民。
公安局长张全新更不可能。
江寒眼前马上浮现出一个人:刘在田。
刘在田这些天一直在履行“教育副村长”的职责,时不时地对江寒进行思想教育,有意让江寒进入仕途。
真有可能是刘在田帮的忙!
刘在田被蝎子蛰住了舌头,走得匆忙,江寒一时忘了要电话。
如果是刘在田帮忙,他凭什么?
就凭和自己聊得来?
不过,江寒感到刘在田肯定不是一般人,虽然退休了,但人脉还在。
让一个人进县委部门,对他来讲也就是开口之劳。
江寒还在思索呢,刘跃亭面色尴尬,十分为难。
如果没有外人在,刘跃亭还真的能放下身段、舍掉脸面,邀请江寒参加中午的饭局。
此时有王峰在,刘跃亭的脸皮再厚,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但,人家既然进了组织部,总得恭喜一下,面子活该做还得做。
“江寒,没想到啊,进了组织部,可喜可贺呀。”刘跃亭说道。
王峰上来给了江寒一拳:“老弟不错啊,深藏不露!”
深藏不露!
这个词让刘跃亭的眼皮子一跳。
是啊,江寒凭什么轻而易举地进了组织部?
虽然他还不是公务员身份,但他进了组织部,这个问题还是问题吗?
不动声色地进了县委组织部,还是从政法委书记手里抢过去的!
这说明,江寒的背景深厚,至少是市级上领导打的招呼!
不可能是县里作的决定。
县里主持工作的是县长刘庆来。
刘庆来根本不可能看得上江寒。
想到此,刘跃亭把笑容堆满:“江寒,中午,一起吃个饭吧?”
王峰看到了刘跃亭的不尴不尬,连忙帮腔给他打个圆场:“老弟,中午咱一起!”
今天的事来的太突然,而且是一波两折,江寒没有什么心思吃饭喝酒。
如果是和王峰一起,当然没问题。
但和刘跃亭一起,不阴不阳的喝酒吃饭,浪费时间,影响心情。
当然,这些天,江寒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着转变。
此时哪怕再厌恶刘跃亭,江寒也得把面子做足。
“刘乡长,王所长,今天吃这个饭、喝这场酒,我觉得不太合适。刘乡长出面,那就是公。我和王所长吃饭,那就是私。”
“要是和刘乡长把饭吃了,把酒喝了,全县恐怕都知道了。”
“今年市里一个干部说是要提拔了,同事们把祝贺酒都喝了。谁知道到会上,提拔的对象变成别人。”
“我这也不是提拔,只不过是去组织部帮助工作,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临时工。哪怕是去当临时工,不到最后恐怕还会有变数。”
江寒所讲的这名干部,刘跃亭和王峰当然都知道。
如果不是提前喝了祝贺酒,这名干部恐怕还不至于这么难堪。
不提拔很正常,但是喝完祝贺酒而没有提拔就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话。
到现在为止,这名干部还猫在家里,偶尔在单位露一下面。
江寒这么一讲,刘跃亭的面子也有了。
刚才他真怕江寒还像过去那样,当着外人的面给他甩脸子。
这人说变就变啊,江寒今天说话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很老到!
难道以前的江寒是在装,就像刚才王峰所说的“深藏不露”?
既然江寒这么讲了,刘跃亭道:“那行,等事情定下来之后再说。江寒,考虑问题越来越稳妥了。”
王峰看江寒刚才有些蒙,看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今天也不攀他喝酒了。
刘跃亭和王峰走后,江寒回到伴山房,静下心来思考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
这时,花婶过来说,刘在田是提前付的房费,他们今天走了,应该把剩下的房费退给他们。
“他们登记的时候有没有联系方式?”
“没有留联系方式。他们是直接来的,没有提前打电话订房。”
江寒上网搜了一下刘在田三个字,倒是有不少人,看了看信息,都不是在伴山房住过的刘在田。
这个老头,也不知道舌头有没有消肿。
回想起这十几天的相处,江寒越发感到一定是刘在田的推荐。
否则,他也不会处心积虑地劝自己进入官场。
这事情绝对不会是所谓的忘年交那么简单。
不管如何讲,刘在田对自己一定是心怀好意。
这份好意,不可辜负。
那就好好干吧。在组织部干,对于黄沟村来讲,有很多无形的好处。
正在想,手机响了,显示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
“喂,你是黄沟村的江寒吧?”
“对,对,我就是。”
“我是县委组织部人事科的,你在哪里?”
“我就在村里。”
“我通知你一声,你借调到县委组织部了。下午你就到人事科报到。”
“好的,非常感谢。请问您怎么称呼?”
电话那头没音了,对方挂了电话。
县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都到场了,村支书黄承印觉得再不出面,局面就没法收拾了。
毕竟这两位在县里有相当分量。
江寒得罪他们可以不在乎,但是黄沟村的人在乎。
哪一天江寒拍屁股走人,黄沟村还在他们的治下,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黄承印抽旱烟,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因为他是支书,所以平时身上会带几包过滤嘴香烟。
摸出一包黄金叶,凑了上去。
“你是支书?”陈利民推开了黄承印递烟的手。
“对,陈书记,俺们这么做,是人命关天呐。”
黄承印说道:“江寒是大学生,他懂科学。十几天了,他夜观天象,说是今儿黑有暴雨,大得很,要发洪水淹死人。”
“说是平沟跟俺们黄沟最严重。这才用了这法儿,让大家伙儿都到乱石岭上避避。”
哈哈哈,陈利民大笑起来。
今年以来,各种破事一个接一个,陈利民的脸都没有绽开过。
此时,陈利民却被黄沟村支书的话给逗笑了。
今天晚上有暴雨,要发洪水?
“江寒,我看你别当大学生村官了,去公园里,戴个墨镜,摆个卦摊吧。”
陈利民说完,干警们都哄笑起来。
黄沟村不仅涉黄,而且是各种封建残余沉渣泛起!
江寒是大学生,懂科学,还夜观天象,挨得上吗?
你是谁,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组织低俗表演,是非法活动,江寒还要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县里各个部门都在传说,黄沟村的大学生村官叫江寒,干事离谱,胆子还特别大。
今天一看,果然不假。
“陈书记,我这么做,就是要把黄沟、平沟所有人都提前转移出来。”
黄承印既然这么讲了,江寒也实话实说了。
“你以为你是谁,你是老天爷啊?”陈利民真想上去乎他一巴掌,又忍住了。
“陈书记,我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可能方式不妥,但也没有办法。”江寒道。
“你按规章制度办事,听听,简直是胡扯八道!”张全新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家伙,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我手机上有好几条短信,这是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按照规定,暴雨红色预警就应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其中有一条:要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江寒说完,陈利民心里咯噔一下。
他的手机上也有气象局发布的信息,只是他瞟了一眼,没有细看。
从这个角度来看,江寒这么做倒也没错。
只是,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太小了!
这时,江寒发现山下打手电筒的人折返回去了,忙道:“快,把他们叫上来!”
谁也没有动,人家不想来,怎么叫也不会上来。
“黄叔,我下去叫他们,记住,所有人都不准回村!”
江寒直接冲了下去。
此时,黄承印更相信江寒说过的话。
江寒是从小他看着长大的,了解他的禀性和脾气,这娃从小就正直、善良,不会说假话。
把这么多人搞到这里来,他图啥?
这个时候,江寒冲到下面去,肯定是想把下面的人给救回来!
“江寒,拐回来!”黄承印喊道。
话音未落,江寒已经跑下了坡。
张全新一愣,这个愣小子想干啥?莫非真的有大灾?
不会吧,张全新摇了摇头,开啥玩笑?
肯定是这小子入戏太深,是做给大家看的!
这小子肯定是后悔了,这是在给他的违法行为找借口,企图逃脱惩罚!
……
“看,那边!”一名辅警喊道。
从东山与天空的交接处,突然升起了乌云,一团团地迅速集聚,并膨胀扩张开来!
就象是一头巨大无比的黑色怪兽朝人们压过来,遮住头上的天空。
天呐,这是什么景象?!
从来没有见过!像极了一些科幻大片的世界末日!
陈利民大吃一惊,这么邪门?!
看这个样子,还真是有大雨,大暴雨!
陈利民这才想起来给县长刘庆来打电话。
“刘县长,我已到黄沟。表演还没开始。对,对,有个情况,真要下暴雨了……可能平沟、黄沟是重灾区。”
刘庆来接到电话,看了看窗外的天空,不以为然。
下暴雨,暴雨谁没见过?
年年不都搞防汛演练吗?真有暴雨,村民自然会撤出来。
最重要的是前面那句话,表演还没开始。
这就没啥问题了,幸亏让政法委和公安局去的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到前面掉头,去市里。”
有政法委赶到那里,肯定是表演不成了,那就往市里的会所赶。
……
河洛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巨大的LED屏上,显示着全省的气象风云图。
“全省中部、西部将有大到暴雨,其中,高平市的三河县是暴雨中心!”
“今年的防汛恐怕不一般,据气象专家介绍,去年已经有雨带北移的迹象!”
“对于我省来讲,防汛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上不重视,没有应对防大汛、抗大灾的经验和物质基础!”
“马上给高平市打电话!”
指挥长是去年从南方省份调来的,对于防汛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他相信专业人干专业事,对于专家的判断,他十分相信。
更何况在防汛的问题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信其大、不信其小!
……
高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省防汛指挥部电话:省领导在坐镇指挥,全省的暴雨中心将是三河县!”
“省领导指示我们,启动应急响应三级预案,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刘庆来的车已经上了高速,这里已经是高平市的新华区了,此时,豆大的雨点落下,车窗上水流如注。
“市里也下这么大雨!”
这时,电话响了,是市委书记打来的。
“周书记,黄沟村表演的事已经及时制止。对对对。我们县是暴雨中心?我在,我在,我来市里了,我专门向您解释黄沟村的事。”
刘庆来叹了一口气,会所是去不成了。
……
刘庆来赶到市指挥部时,书记和市长都在。
“黄沟村的事,你打电话汇报不就完事了,这个时候跑到市里来?你们县是暴雨中心,启动应急响应了没有?干部下去没有?”
刘庆来马上给常务副县长打电话,通知全县所有乡镇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按照平时演练的内容,各司其职,做好各项工作。
……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确定了,暴雨中心在三河县,中心的中心在这里!”
气象局一位老工程师让放大了云图,一点位置。
“查查,这是哪里!”
“苍山乡的乱石岭、青龙背!”
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国土厅,一名副厅长的发言让会议室顿时陷入沉寂。
“泥石流!恐怕这两道沟的所有人,都要——”
指挥长的脸阴下来:“依据?!”
两道沟四百多口人,非法采砂严重,还有几个尾矿库一直没有处理。
记者曾做过多次报道,但县里一直没有重视,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不要说泥石流,就尾矿库多年积存的粉状废弃物,在洪水的冲刷之下,足以毁灭这道沟里的村子!
“通知市、县,现在疏散群众!当地武警消防赶往暴雨中心!”
“人命关天,事急从权,杨队长、李厅长,你们乘直升机,高空喊话,疏散群众!”
去年,省消防救援总队为更好地应对“全灾种大应急”挑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一家通航公司合作组建消防空勤救援队。
空勤救援队队长杨天增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成员。
此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还下着雨,直升机从省城飞到三河县,危险因素大大增加。
这次执行任务的都是消防空勤救援队,飞行员也是千挑万选的,经验十分丰富。
过去,曾经多次在雨夜飞行,及时把省领导送到事故发生地点。
如果四百多口人今晚没有疏散,将成为全国的爆炸性大新闻,也会成为国际性事件!
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领导干部就是要冲得上、顶得住,关键时刻必须出现在现场,冲锋在一线!
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
因为县乡干部正在路上还没有到!恐怕这两道沟两个村子的群众都在睡梦里。
救灾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
杨队长带着国土厅副厅长李士勇还有几名工作人员,乘两架直升机起飞,不一会儿消失在沉沉雨幕之中。
……
乱石岭上,陈利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想让人下去把江寒拉上来,却又犹豫了。
今天遇到的一切,都违反常理!
突然,黑暗低矮的天空出现了两道亮光!
斗折蛇行,暴速延伸,将天空劈成了极不规则的四部分!
强光闪过,天空碎裂!
咔嚓嚓!
轰隆隆!
撕裂耳膜的闪电声和震人心腑的雷鸣声传来!
所有人都呆立不动,脸部一闪一闪,明灭转换,如同鬼魅。
哗哗哗!
刹那间,大雨瓢泼而下!
天上的黑色云团都成了大水缸,直接向着青龙背、平沟和乱石岭倒下来!
砸在人们脸上的已经不是雨点,而是水包!
“快,拿雨伞、雨衣!”老支书黄承印通过高音喇叭喊道。
村民们冲向雨布盖着的地方,拿出了雨衣和雨伞。
黄承印拿来了伞和雨衣给政法委书记陈利民和公安局长:“快穿上,让公安的同志们去领雨衣!”
陈利民和公安局长张全新都愣了,敢情黄沟村早有准备,连雨具都提前带过来了。
这是村民的雨具,作为干部,作为干警,怎么能跟村民争?
陈利民推开黄承印的雨具:“给老年人、给孩子们用!”
公安局长张全新吩咐干警散开,站在群众的最外围,防止大家害怕而乱跑。
经过短暂混乱之后,乱石岭上恢复了秩序。
但让人揪心的事来了!
下面十几把手电筒仍然亮着,只是很散乱了,看来这些人都是在找地方避雨。
江寒的影子已经看不到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江寒的目标就是手电筒亮着的地方。
陈利民一个箭步,跑到剧团的高音喇叭前:“平沟的村民听着,砂厂的人听着,我是政法委书记陈利民,暴雨已下,洪水和泥石流马上来,快点上山,就近避险!”
“江寒,江寒,我命令你立即回来!”
陈利民浑身上下已经湿透,司机从车上取下了伞给陈利民撑着。
“给村民!我用不着!”
司机坚持不走,陈利民一把将其推开:
“村民淋着咱打伞,像话吗?把那块大雨布撑开,让村民避雨。”
司机赶快招呼其他司机去撑雨布。
突然,哗哗的声音渐大,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
此时只有雨,雷电已经停止,哪里来的轰鸣声?
陈利民脸色大变,坏事了!真特么让江寒给料中了!
这个声音绝对是大型山体的声音!
不,青龙背和乱石岭都是大石居多,垮塌的可能性极小!
尾矿库!!!
又是一声巨响传来!
又一个尾矿库垮塌了!
短时集中降雨导致了洪水,洪水直接冲塌了尾矿库!
泥石流!
老天!一场灾难,从天而降!
下面打手电筒的人们显然还没有上山,还在沟里面找地方避雨!
他们或许是没有听到自己在山上的叫喊,高音喇叭的声音被雨声给淹没了。
此时,汽车都被雨砸得砰砰作响,就像是下着硕大而密集的冰雹。
又是一道闪电!
朝平沟观望的人们都高声尖叫起来!
闪电短时照亮了平沟!
平沟的河道上,一道灰色巨龙怒吼着、翻滚着朝下面卷过去!
泥石流!
又是一道闪电!
泥石流漫过了几个房子,一栋三层小楼被泥石波推着走了,不一会儿,就轰然解体,成为泥石流的一部分。
“那是俺家,俺家,俺家没了!”
一个女人大声哭喊起来。
“哭个啥?”一个老头走过来喝道:“咱们不都逃出来了,人好好的,比啥都强!”
村民们都顾不上避雨了,都跑到石料厂的高处或边缘,看着平沟里浩荡卷进的泥石流。
干警们都赶过去维持秩序,防止村民摔下去。
陈利民赶快喊话,泥石流来了,就近躲避。
哪知道,高音喇叭哑了!
停电了!
天呐!
一个接一个的房子、院落被泥石流无情吞噬!
下面有十几条人命!大学生村官江寒也在下面!
“张局长留下维持秩序。你们!跟我走,救人!”
陈利民说完就沿刚才江寒的路下山了,张全新赶快安排二十名干警紧紧追上去。
张全新吼道:“保护好陈书记!”
陈利民和干警们一边喊,一边朝前冲,一会儿就看不到人了。
张全新立马将群众从边缘处驱走,朝司机们大喊:“把车开过来,给陈书记打灯!”
九辆警车开了过来,将车头对准平沟,打开大灯。
……
江寒已经到了平沟,前面隐约可以看到手电筒的亮光。
“快,就近上山,泥石流来了!”
此时,江寒根本顾不上想县长刘庆来,他想的是前面还有平沟村的群众,这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就这种骇人的雨势,恐怕洪水已经形成,马上就要冲走砂厂、冲垮尾矿库!
江寒急速朝前奔跑,摔了一跤,爬起来又跑!
……
高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青龙背气象监测点观测,短时降雨达210毫米,历史极值!”一个工程师在屏幕前喊道。
“果然,暴雨中心就是在青龙背!什么?210毫米?”高平市长任永亮吓了一跳,几步赶过去确认数据。
市委书记脸色大变,省指挥部说暴雨中心的中心在这里,他还有些不相信。
空勤救援队队长和国土厅副厅长带人乘直升机直奔青龙背,他还以为是小题大作。
黄沟村、平沟村加起来四百多口人!
刘庆来呆了,天啊,果真是泥石流,尾矿库,砂厂,平沟村,完了!
“游客有两个来源。”
江寒说道:“第一个来源是九峰山和青龙背的游客。可以把平沟村的木屋数量、坐落、食宿价格印成一个宣传册,放在九峰山和青龙背的山门,引客入村。”
张雅文感到江寒说得有些不太靠谱了。
因为县里的旅游发展比较晚,九峰山前年才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来自县外的游客非常少。
青龙背的景色很好,但还不是A级景区,名气不大,来的游客更少。
平沟村一百多户,家家都搞旅游接待,僧多粥少,那还不得喝西北风?
“九峰山和青龙背的游客,恐怕远远不够吧?”张雅文问道。
“张部长说得对,指望这两个地方肯定不行。我想可以向上级申报,给平沟申报一个旅游项目,只要这个项目批下来,我们根本不愁没有人来。”
张雅文微微摇头道:“九峰山申报4A景区,费了很大劲也成功了,但是游客才有多少?这个不现实吧?”
“张部长,我们不是向旅游部门申报,而是直接向省安委办申请,项目的名称叫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灾难旅游)。”
省安委办,全称是: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目前,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各省、市都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载体。”
“国际上,每发生大的灾害,当地都会将灾难现场的原貌或部分原貌保护起来,将此地当作纪念、科考、学生安全教育的场所。”
“我们省完全可以开个先河,在平沟村设立一个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全国各地的干部特别是抓安全的干部还有乡村干部都到这里实地参观。全省的中小学生也可以来。”
“第二个游客来源就产生了。这就叫做灾难旅游。”
张雅文震惊了,江寒对旅游如此有研究,还知道国际上的案例。
因为现在各个部门都要想方设法在工作上创新,江寒提出的这个方案说不定真被省安委办给采纳了。
到时候前来考察的干部,实地感受的学生肯定是络绎不绝。
来的人多了,总得有吃饭住宿的地方,离灾难现场最近的平沟村自然就吃上了旅游饭!
“小江,我昨天才听说,你在黄沟村搞民宿,已经开始接待零散的游客了。你就不怕平沟村民抢了黄沟的生意?”
“张部长,做生意讲究个规模聚集效应。一条大街只有一家饭店,生意肯定不会好。如果这条街都是饭店,来得人就多,旅游接待也是同样道理。”
张雅文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江寒提出的建议倒是以解决平沟村民的收入问题,但是这对于三河县来讲,却于声名有损啊。
刚刚提出问题,江寒沉声说道:“三河县的这次灾难,不能仅仅作为灾难使之成为过去,必须要成为教训,让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干部吸取!”
江寒这话挑不出一点毛病,但是,县里不可能让申请!
一旦申请成功,三河县就成了反面典型。
“江寒,这事不要再提了,到我这里为止。”
江寒的拗劲又上来了:“张部长,为三河县申请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发展灾难旅游,难受的是现任县领导。下一任县领导没理由反对。”
张梅马上明白了江寒的意思。
“刘县长,平沟村、黄沟村什么情况?”
市长是随后赶到指挥部的,看到刘庆来没有在县里,心中早就有气。
要不是书记在此,他早就发脾气了。
“任市长,我已经派了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赶到现场,现在已经到了。”
刘庆来抹了一把汗。
此时,刘庆来的心突地一跳,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不会出啥事吧?
洪水、泥石流可不管谁官大谁官小!
刘庆来赶快拿出手机拨陈利民的电话。
陈利民正从山上往下跑,手机响了。
摸出来一看,是刘庆来的。
“刘县长,泥石流下来了,大得很!下面人还不知道,不说了,救人要紧!”
刚要挂电话呢,陈利民脚下绊了一跤,摔到地上,手机飞了出去。
刘庆来蒙了,这什么情况?
市委书记抓过刘庆来的手机:“陈利民,快点疏散群众!”
市委书记这才知道陈利民去的黄沟村就紧挨着平沟村,本来是处理草台班子唱大戏的事情,哪知道碰巧赶到了暴雨中心。
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利民身上。
市委书记的命令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喂喂喂,再喊话,仍然没人应答!
紧接着,手机盲音。
刘庆来接过来一看,坏了,陈利民这是出事了!
刚才听陈利民说,泥石流下来了!
作为县长,他很清楚平沟村是什么状况!
先不说砂厂,就三个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尾矿库,只要大洪水一来,足以形成巨大的洪流!
之所以一直没有处理,是因为刘庆来感到自己在县里不会干时间长。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三河县穷得很。
处理尾矿库需要一大笔资金,县里连发工资都困难。
再说了,这么多年也没出问题,难道偏偏在自己当县长的时候出问题?
于是,平沟村尾矿库包括砂厂的事就这么一直拖下来。
上级多次发文整改,刘庆来都派人去督促检查一趟,而后提交一个整改报告,让有关部门到市里沟通沟通、协调协调,事情也就过去了。
还有平沟村无序采砂问题,有一些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刘庆来亲自找到这家媒体,把这事也给捂住了。
现在平沟村到底是什么情况?刘庆来茫然中夹杂着心慌。
对了,还有公安局长张全新!
“周书记,公安局长也在现场!”刘庆来赶快拨张全新的电话。
张全新把电话早就扔到了汽车的后座上。
张全新打了两个电话之后,手机就黑屏了,这么大的雨,如同把手机泡到水里,手机直接毁了。
刘庆来的心如同坠进了冰窟。
完了,完了,公安局长也失联了。
不会是牺牲了吧?
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都牺牲了,村民就更不用说了。
豆大的汗珠从刘庆来的脸上直淌下来。
书记和市长见此情形,明白了怎么回事,都强自保持着镇定,内心其实是慌得一批。
市委书记突然想起了那个大学生村官江寒,他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唱大戏?
刚好把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给吸引了过去,还刚好是暴雨中心!
他在哪里唱大戏?在沟里?在山上?还是把舞台搭到了别处?
“刘庆来,”市委书记也不喊什么刘县长,直接点名道姓:“黄沟村唱大戏,在哪儿唱?”
刘庆来也是一头雾水,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唱。
指挥部突然响起杯子碎裂的声音。
……
陈利民爬起后往前跑,却被一名干警拽住了。
“松开!”
干警就是不松手,抬头一看,顿时惊呆了。
泥石流来了!
前面带着枯枝杂草、砖头瓦块,发出奇怪的声音汹涌而来!
完了,所有人全完了!
那个大学生村官江寒,肯定也被卷了进去。
“陈书记,快回去!”
干

警们拉住陈利民往山上跑。
山上的人们都伸长了脖子往下看,惊叫声、哭喊声,直直刺透了雨幕。
泥石流已经过去了,将整个平沟村埋没!
“看看,直升机!”
此时的雨势比刚才小了一些,几架直升机钻出云层,出现了半空。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发出了喇叭喊话声:
“所有人注意,洪水、泥石流来了,马上撤出,向山上撤!”
“所有人注意,向山上撤!”
乱石岭上的几百个村民和二十个干警都站着没动,直升机为什么不早点来?
泥石流刚刚席卷而过,平沟村从此消失了!
此时埋在里面的人都死了。
看到家园被毁,村民们欲哭无泪。
但同时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幸运!
如果不是来这里看大戏,如果不是有奖摸,恐怕早都已经被泥石流给淹没了。
一时间,几百个村民悲喜交加。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江寒!
天啊,江寒在这里唱大戏,分明是救了大家!
直升机上出现了两道光柱,照向了下面的村庄。
喇叭不响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下面的情况。
来晚了!
空勤救援队队长杨天增叹息一声,几百口子人就这么没了!
“杨队长,山上有人!”
此时才发现山上有几道汽车发出的光柱。
光柱的后面有人,密密麻麻的!
“飞过去!”
直升机飞了过去!
杨天增看到了,好几百人聚集在这里。
这一瞬间,杨天增泪目了。
此时,公安局张全新明白了,这是省里来的直升机。
市、县都没有直升机,只有省一级指挥部才能调来。
张全新赶快组织群众疏散,腾出了一块地方作为临时停机坪。
同时让司机们将车头掉转,集中照在一块平地上,为直升机指明位置。
两架直升机先后降落。
杨天增和李士勇走出飞机。
张全新早就备好了伞。
杨天增和李士勇都推开了,大家都淋着雨,自己打伞,成什么样子?
李士勇简单介绍之后就问是什么情况。
张全新大体上说了说,黄沟村和平沟村出来了四百多人,都集中到了这里。
估计还有十几人在沟里,被泥石流给淹了。
因为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十几把手电筒先后熄灭。
就算再大的雨,手电筒一般不会灭。
手电筒灭了,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
政法委书记带着二十名干警也在下面,还有一个大学生村官也牺牲了。
杨天增和李士勇虽然悲痛,但情况比他预想得要好得多。
正在此时,二十名干警爬上来了,他们把陈利民给带上来了!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毕竟又活了二十一个!
欢呼过后,突然哭声大起!
黄沟村民都哭了,老支书黄承印已是泣不成声。
其余人都沉默了,因为大学生村官江寒没有回来,一定是埋在泥石流里。
呼啦啦,所有的村民都朝平沟方向跪倒!
死者为大。黄承印伏在地上磕头。
所有村民,男女老少都纷纷磕头,将这种最朴实、最真诚的礼节献给他们共同的恩人——江寒。
江寒要调到县委组织部的消息像长翅膀一样传到全村,村民们几乎都过来了。
大家都不愿意让江寒走。
江寒对于村子的贡献以及一年来村子的变化有目共睹。
过去的黄沟村穷得叮当响,现在大家的收入明显超过了其他村。
最主要的是大家看到了希望。
因为到村子吃、住的游客明显多了。
只要有人来,那就有钱赚,村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江寒对于黄沟村将来的规划更是让村民们振奋不已。
江寒一走,村子怎么办?
特别是那几个彪悍的妇女更是激动,吵吵着要去乡去、去县里讨说法,坚决不让江寒走。
“小寒,你去县里弄啥?俺们不在,土地局、林业局的人还不得找你的麻烦?”
“对呀,你在村里,那些人拿你没法儿!”
“是啊,那个些干部们就怕俺们去闹事!”
几个孩子也跑过来,拉着江寒的衣襟不放。
江寒突然有些眼湿。
黄承印作为支书,比一般村民想得更长远一些。
对于刘在田劝说江寒的话,黄承印也听到过一些,认为刘在田说得很有道理。
江寒到县里工作,对于黄沟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都别吵吵了,江寒去县里,是县委组织部,是管干部的,谁敢弄他的事?”
一个妇女说道:“可别这么说,组织部能管得了县长?就因为鞋厂的事,县里、乡里恨死江寒了!”
黄承印居然一时没话可讲了。
为了让鞋厂落户,乡里开了协调会,黄承印和江寒一起参加了。
听说要把鞋厂放到黄沟村,当时黄承印都差点乐晕。
江寒几句话一说,把投资商气跑了,黄承印很不理解。
到后来,江寒的解释让黄承印也惊出一声冷汗。
要是真让这样的鞋厂来村里,不仅把村里搞得乱七八糟,还污染水源,导致各种疾病。
江寒是为了村子的环境着想,而有些人则是为了挣快钱、补窟窿。
是啊,江寒哪怕是县委组织部长,也大不过县长。
江寒笑道:“你们都别担心。领导对我不满意,那都是观念不一样,并不是个人恩怨。再说了,人家是正处级,我连公务员都不是,跟我过不去,岂不是自降身份?”
对啊,黄承印刚才的担心消失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江寒有本事,总不能一直把他拴在村里不动弹吧?”
“再说了,从县城回来,也就一个小时,一脚油门的功夫。”
黄承印一讲,村民们这才散去。
……
江寒回到伴山房,换了一身衣服,都是国产品牌,很低调。
既然去县委组织部了,那就不能张扬,更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开着低调的皮卡,江寒去了县城。
县委组织部在县委大院里,江寒把皮卡停在了院外。
到门口一报名字,门卫就让他进去了,看来组织部人事科的人提前打了招呼。
进入组织部的三层红砖小楼,江寒就感到一种古旧的气息。
楼道里的人走路匆忙而严肃,但脚步都很轻,甚至是蹑手蹑脚的,偶尔有人互相点头示意。
如果闭上眼睛,就像置身空旷的野外。
在这种氛围之下,江寒也只有走慢一些。
找到了人事科的牌子,江寒轻轻敲了敲门。
一个戴眼镜的三十来岁的人开了门。
“您好,我是黄沟村的江寒,我是来报到的。”
“哦,小江,欢迎,欢迎!你稍等,科长马上回来。对了,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是个大办公室,坐着三个人。
戴眼镜的中年人叫唐伟,另外两个是四十岁左右,人显得很热情。
人事科与其他科不一样,其他科是管全县各个口的干部或者是机关、基层党的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等。
人事科其实就是负责组织部内部的人事调动、人事关系办理等等,其实没什么权力。
所以,人事科的人显得更加活络。
不一会儿,人事科长陆家富进来了,拉着江寒的手就不丢,这热情有些太过分了。
“江寒啊,你可算来了。跟我走,部长要见你。”
跟着陆家富就走,江寒有些蒙,不是吧,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官,也只不过是借调而已,部长要见自己?
江寒心想,也许从部长这里能知道,到底是帮助自己进组织部。
陆家富小心地敲了门,里面专来一个女声:“进来。”
“部长,黄沟村的江寒来报到了。”陆家富的声音很轻,但又能让人清晰地听到。
县委组织部长叫张雅文,三十五岁左右,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但眼镜片后则是透着一股威严。
“哦,你就是江寒!”
陆家富拎起茶瓶为张部长续上水,又给江寒倒了一杯,带上门出去了。
江寒站在那里,神情平静。
张雅文暗暗一声赞,这年轻人站在那里,既不倨傲,也不慌张,就凭着这身气质,就与众不同。
进了组织部的门,特别是面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哪个新人不着慌?
有好几个新进组织部的干部,进她的办公室,多多少少都出了丑。
有的战战兢兢,有的说话都带着抖音。
还有一个进来就给她倒水,手一颤,杯子倒了,桌子上的文件都打湿了。
而面前的江寒站在那里,气质拿捏得恰到好处!
谁说江寒是愣头青、生瓜蛋了?
张雅文做组织工作十来年了,看一眼就基本可以判断一个人如何。
难怪陈利民要把江寒调去。
陈利民要调江寒,主要是看中他的一项特质:严格按条例规章办事。
在县里这场特大灾难中,正是江寒的这种特质,挽救了四百多口人的性命。
组织部是最讲制度、最讲原则的,考核、提拔、任用、奖励、惩处等等都得照章办事,一点都不能马虎。
其他部门认为江寒这样的人太犟,不能用,但是组织部最需要这样的人。
可能是很多部门对于江寒有所误解,或者是看走眼了。
上级领导就是上级领导,看人的角度就是不同。
要不是上级领导发话了,江寒恐怕就坐在陈利民隔壁的办公室了。
“小江,坐。”张雅文指了一下沙发。
江寒也没有客气,坐到沙发上。
江寒的坐姿让张雅文心里又一次点赞。
“小江,你想到哪个科室,有什么想法没有?”张雅文问道。
“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服从部长安排。”江寒站起回答之后又坐下来。
这种话张雅文听得太多了,一般人只讲服从组织安排。而江寒却多了一句,让她心里很熨贴。
“水部长还好吧?”张雅文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最新评论